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的钧瓷,不仅是泥与火的高度升华,而且是禹州人引以为傲的地域产品。

(钧台钧窑遗址)
(钧台钧窑遗址)

  始建于宋徽宗时期的宋钧官窑遗址,原是专为皇家烧造宫廷用品的官办窑场,历史上曾是钧瓷艺术鼎盛时期的瑰丽宝库。该遗址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后,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如今,在其遗址保护区内修建的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,已成为展示禹州钧瓷文化的平台、引领钧瓷文化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场所,每年都吸引着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。

  背景溯源
       荒凉偏僻,钧官窑址曾是一片庄稼地

  1964年,人们在位于禹州老城墙西侧的区域发现了一些钧瓷残片,由此确定了宋钧官窑窑址的所在。但受诸多因素影响,直到1973年,河南省文物工作者才开始大规模地对钧台窑址进行勘探和发掘。

早期被发现的钧官窑址
早期被发现的钧官窑址

  “我参加工作那年,那里还是一片庄稼地,非常荒凉、偏僻。”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阎夫立介绍,20世纪70年代,刚从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禹县文教局,后调到禹县文化馆,1991年参与筹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及禹州市钧瓷研究所,对钧台窑址的情况十分熟悉。

 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经过全面钻探与发掘发现,这处宋代钧官窑遗址东接禹州古城墙,西至古钧台,南连马号门街,北挨颍河。因位于古钧台附近,所以也叫钧台钧窑遗址,简称宋钧官窑址,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

  距离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不远处,钧官窑路旁数米高的古城墙巍然屹立,古城墙旁则是宽阔的颍河。“宋代官窑之所以在这里选址,是看中了这里水源充足以及交通便利等优势。”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副馆长苏朝阳说,从发掘后的窑址来看,整个遗址西部为民窑区,以烧造民用器皿为主;东部为官窑区,专门烧制工艺精细的宫廷用品。

  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调研员的赵青云在1964年到1986年间,曾多次到禹县,调查过神垕、扒村和钧台窑址,并于1973年主持了钧台窑窑址的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工作。钻探资料显示,该窑址东西长约1100米,南北宽约350米,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,堆积层平均厚度为1米左右,较厚处有2米以上,可见当时这里瓷业之盛。

  考古发现
       双火膛窑炉“面世”,为钧官窑独有

  钧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历史地位独特。在禹县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发现的钧瓷窑址,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皆为禹县诸窑之冠。更重要的是,文物工作者还在这里发现了震动陶瓷界、构造奇特的宋代钧窑,即现在位于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院内的1号窑(北保护房双火膛窑)。

宋代钧官窑遗址双火膛钧瓷窑炉
宋代钧官窑遗址双火膛钧瓷窑炉

  6月14日,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院内,在禹州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教凤麟的指引下,记者来到两处仿古建筑前。轻轻打开木制门,一座被罩在玻璃罩内的双火膛宋代瓷窑呈现在记者面前。整个窑炉呈长方形,坐南向北,依地而挖,结构分为主火膛、副火膛。“这处窑炉虽然已经残破,但这种结构在北方非常罕见。主火膛前有个添柴的‘小门’,副火膛仅有火眼。窑工先在两个火膛放满木柴,然后在窑室装好要烧制的陶坯。点火后,主火膛内的大火带动副火膛迅速升温,副火膛内的木柴受热逐渐碳化,在碳化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。”教凤麟说,钧瓷烧制后期需要提高火温,这个时候打开副火膛的火眼,可引燃副火膛内的木柴。“这样主、副火膛内的木柴同时燃烧,为钧瓷烧制提供所需要的温度。”

  而位于西侧保护房内的炉窑为倒焰窑。“这种窑的造型比较常见,俗称‘馒头窑’。”教凤麟说,这种窑炉为半倒焰式自然通风的保温窑炉结构,分为窑门、火膛、窑室、烟囱、装出窑口等。整体呈椭圆形,就地而挖,方向与双火膛窑炉完全一致,保存非常完整。

  保护和利用好这处宋代钧窑遗址,无论是从科研的角度还是历史的角度看,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此外,在宋钧官窑遗址的发掘中,人们发现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碎瓷片。教凤麟说,“宋代官窑烧制贡瓷的时候,不论造型、制釉和做工均严格按照宫廷的要求进行生产,不惜工本,精工细作。对所生产的产品,由朝廷派出的专门监工进行严格的挑选,有瑕疵者当即予以销毁并深埋,不得流入民间。大量碎瓷片的出现印证了官窑生产的森严制度。”
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钧瓷残片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钧瓷残片

  在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的展厅内,记者看到当年出土的钧瓷碎片被陈列在玻璃柜内,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。“这些瓷片还被刻上了‘一’到‘十’这种字样的编码。关于这种编码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编码越小器型越大;另一种是编码便于盆与盆托的配套。”教凤麟说,据曹子元所著的《钧瓷窑址的保护》一文介绍,出土的底部刻有“一”至“十”汉字数码的花盆及盆奁,为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宋钧瓷器的烧造窑口找到了出处,回答了有史以来未曾解决的疑问。

  文物故事
       两处窑址进行特殊保护,其余就地掩埋

  1973年至1975年,文物工作者连续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。在发掘过程中,他们共开探方14个,发掘面积700平方米,清理出窑基、作坊、灰坑等遗迹,发现了大批窑具、瓷器、瓷土等建筑材料。人们发现该处窑址所烧造的瓷器种类丰富,既有钧瓷、汝瓷、影青瓷,又有天目瓷和类似于扒村窑瓷器的白底黑花用瓷。教凤麟介绍,发掘出的1号窑窑室的特殊构造揭开了宋代钧窑窑变之谜,证明了我国窑工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熟练掌握了钧瓷烧制过程中火焰性质转换的规律。
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《钧瓷鸡心碗》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《钧瓷鸡心碗》

  然而,这次发掘工作并非一帆风顺。1974年夏天,正当此次发掘工作进行到关键时刻,一场大雨把已经发掘的1号、7号等处窑址淹没,导致部分遗址坍塌,遭受了一定的损毁。为了保护这片遗址,便于后人参观,了解禹州厚重的钧瓷历史,河南省文物局和市、县文教局决定,保留1号和7号两座钧窑,其余作坊、窑址全部回填,埋存于地下。由于1号窑和7号窑所处地势低洼,为避免再次遭受雨淋之害,文物部门决定就地在窑址上盖两座保护房。后来,此处遗址交予禹县文化馆管理。
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《扒村窑带盖钵》(左)和《扒村窑盖杯》(右)
钧官窑址博物馆内收藏的《扒村窑带盖钵》(左)和《扒村窑盖杯》(右)

  1996年,为更好地保护文物,继承传统,开发钧瓷,禹州市委、市政府开始在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组建“钧官窑址博物馆”。1997年夏天,该工程基本竣工,钧官窑址博物馆全面对外开放。这一年香港回归,钧官窑址博物馆和禹州市钧瓷研究所为河南省政府制作了“豫象送宝”钧瓷大花瓶,使得钧官窑址博物馆知名度大增。

  “如今我们承担着遗址保护、文化展示、产品研发等工作。”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长张金伟说,钧官窑址博物馆和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的成立对钧瓷产业的长远、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而今,钧瓷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,各种艺术思潮和新的文化思想为钧瓷艺术注入了发展活力,钧瓷成为许昌一张文化名片。

本文原载于2019年6月20日《许昌晨报》23版
本文原载于2019年6月20日《许昌晨报》23版

版权所有:名窑钧瓷网